|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417|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经济学家魏杰:深度剖析十九大后中国经济思路(上)

[複製鏈接]

150

主題

0

好友

1123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9-25 18:38
  • 簽到天數: 241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2443
    威望
    1123
    主題
    150
    樓主
    發表於 2017-12-10 17:28:45
    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非常高兴和大家进行交流。

    十九大刚开完,人们最关注的还是十九大之后的中国。十九大描绘了非常宏伟的蓝图,这个蓝图有三个时间节点,2020年要全面实现小康、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2050年成为现代化强国。这三个时间节点都很清晰,在座的各位可以看到现代化强国。

    目标振奋人心,实现目标实干才行。对怎么样实现这个蓝图,十九大报告做了一些详细的规定,涉及到五个方面的内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十九大报告里面五大方面的改革都涉及到了。我是搞经济学的,除了经济之外其他是外行,所以,我和大家交流的学习体会只能讲经济这部分。

    经济这部分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总的题目是“按照新的发展观建立现代经济体制”,这是经济方面的总题目是“按照现代发展观建立现代经济体制”。

    什么叫现代经济体制?我对这部分的研究,所谓的现代经济体制由五个部分构成:实体经济、现代金融、科技创新、市场经济、全方位开放。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中国的现代经济体制。

    下午的时间我也不可能把这五个部分都做一个讨论,最近我在调研,发现在座的诸位最关注的这五个部分的两个,一个是现代金融,一个是全方位开放。所以,我们下午讨论十九大报告提的现代经济体制只讨论这两个问题。一个是所谓现代金融,一个是全方位开放。

    先讨论第一个现代金融。现代金融这个问题上,在十九大政治报告上讲了三个问题:

    一是继续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这是现代金融里面的第一个内容。

    怎么改呢?五个内容:

    1. 银行改革。银行要继续改革,比如说放开民营银行的问题、银行股份化改制的问题、利率市场化的问题等等,所以,银行改革要继续推进。

    2. 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我们继续是银行融资为主的话,我们国家的杠杆率就降不下来,因为银行融资是债务资金,在债务资金为主的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负债率比较高,杠杆率很高。真正降低整个杠杆率,就放开非银行经济机构,因为它是资本金,不是债务金,所以,要继续放开非银行经济机构,各类投资公司、各类保险公司等等,这个是改革的第二项。

    3. 资本市场改革。资本市场还要进一步继续改革,比如说审核制还没有完,比如说整个资本市场的框架体制还没有结束,继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4. 外汇体制改革。就是汇率的自由化和外汇买卖的自由化,我们就是两个自由要继续改,还没有完成改革。

    5. 要放开中国的金融服务业。真实外部外资进入中国的金融机构不再受控股20%的限制外资进入银行、信托、基金、期货等等,可以达到控股51%,就是可以绝对控股,而且绝对控股运作5年之后还可以取消上限,要全方位放开中国的金融,这项改革仍然持续进行。所以,现代金融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这五项改革将继续推进,这是现代金融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二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是这一次讨论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所以,防范金融风险成为了现代金融讨论中目前讨论最多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判断未来中国要爆发风险的话,可能在金融方面。

    建议大家注意一个判断有变化,过去我们认为风险来自于增长,增长一降可能就出问题,所以,一直提保增长、稳增长,这一次明确判断风险是金融,而不是增长,所以,要防范金融风险。所以,防范金融风险成为我们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问题。

    十九大下了一个死命令,就是绝对不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绝对不能爆发系统性风险,因为一旦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就伤害经济,我们很难完成原来的计划,所以防范金融风险是未来生活当中一个重要的事件!

    怎么防范金融风险呢?从国际经验来看,金融风险的爆发往往从五个方面所引起,所以,我们提出来防范金融风险的举措是五个:

    1. 抑制资产泡沫。为什么要抑制资产泡沫?因为许多国家的金融资产爆发就是资产泡沫刺破引起,像日本90年代的金融风险就是这样引起的。所以,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就必须抑制资产泡沫。什么叫资产泡沫?在座的诸位知道就是指资产价格涨得太快,资产价格涨得太快了叫资产泡沫。

    我们国家把我们的价格分为三类,一类是消费类价格,消费类价格上涨太快就是通货膨胀。二是经济价格,三是资产价格。

    具体来讲,中国统计资产价格只统计两种,一个是股票的价格,一个是房子的价格。就是我们国家所讲的资产价格主要是讲房价和股价,因此,抑制资产泡沫的意识是防止股价涨得太快,又要防止房价涨得太快。这一次提的抑制资产泡沫不是指股市,而是指房市。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估计未来五年内,中国股票价格基本上是慢牛,涨太快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资本市场是平稳上升的过程,我们是慢牛,价格涨太快可能性不大。为什么?三个原因:

    一是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把监管作为第一要务,对于内部交易、买壳卖壳、资本大鳄的问题极为关注,现在大数据发展,证券部门随时可以发现任何一支股票的异常波动,哪个地方出现的波动都可以看到。在监管这么严格的情况下,股票价格涨太快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任何人这方面出现问题照样惩罚,无论是明星还是政治家都是一样。在这种条件下股价涨太快的可能性不大。

    二是现在的证券监管部门对场外配资非常的关注,资本市场之外的资金金融股市叫场外配资,这个非常关注。2015年的股灾就是场外配资引起,那次是银行配资。现在任何场外配资都被关注,不可能出现问题。像去年保险资金进入股市,我们国家这五六年来批了几十家保险公司,真正懂银行金融的人知道,办保险公司比办银行好,因为银行可以破产,保险公司不能破产,出了问题国家全包,因为涉及到保障的功能。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商业银行倒闭了唯独保险公司不能倒,所以,有些人愿意跟保险公司合作。我们这些年批了几十家,他们跃跃欲试进入股市。保险公司可以进入股市,但是要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价值投资。什么是价值投资?你不能控股上市公司、不能更换上市公司领导班子,这不是价值投资了。另外是长期投资,不能炒股票,今天进明天出。保险进入股市要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保险公司被严格处理了几家,为什么呢?他害怕这种保险资金进入股市引发股灾,保险资金基本被压住了。

    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证券监管部门思路很清楚,只要场外配资不进来就不能引发股资,所以,对场外配资盯得很紧。所以,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涨太快的股市不太可能,就是慢牛。还有IPO速度在加快,新股上市的速度很快,最快一个星期十家,一般是每个星期四家左右,这么多的新股上市,把股价拉很高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IPO进行的条件下,几乎是慢牛。

    这三个原因判断,未来的所谓资产泡沫不可能爆发在股市,股市基本是慢牛。这一次讲的泡沫是房市。房子涨得过快引发泡沫破灭引发金融风险,所以,抑制资产泡沫的核心是房市。

    在座对房市关注的就知道住房供比与刚性需求的关系,这是观察房地产最主要的数据,所谓刚性需求就是买了为了住,买了为了住就是刚性需求。要协调好住房供比刚性需求的关系,如果住房供比过多超过刚性需求了,就是泡沫形成甚至是刺破了。

    在现实当中经常有住房供给超过刚性的可能,这是房地产产业的特点。为什么呢?房子只要有居住功能就必须有另外两个属性,一个是金融属性,一个是投资属性。这两个属性一定会引发另外两个需求,一个是投资性需求,一个是投机性需求。投资性需求是买房不为了住,就是为了收房租了,投机性需求就是为了拉动房价的。一旦超过了刚性需求就会被刺破。日本就是供需而刺破的。

    1985年日本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有钱不知道投资什么,银行就找有钱人说你们买房和买地,买了之后就抵押给银行,之后就放放贷70%之后投资,这种买房子不能为了住,不是刚性需求,是投资和投机性需求,拉动住房供比一定会拉动刚性需求。

    美国减日本的羊毛,你们知道美国就是谁的国家富有就剪谁的羊毛,1985年剪日本的羊毛,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每年升值5%的协议,很多外资涌现了日本,每年什么不干都有5%的回报。

    到了日本发现没有什么好投资的,怎么办呢?也是买房子和买地。这种外资买房子和买地就是为了投资,根本不是为了住。这种住房供给一定会拉动刚性需求的。这两种力量使日本没有出现问题,因为日本有建筑法,使它不可能使房子过度的增加,所以,需求旺盛,房子盖不出来,旧房子不能拆,日本修改了建筑法后,可以把旧房子炸掉盖新房子了。原来一层炸了盖五十层,一下子住房部一下就冒出来了,把旧房子拆了盖新房子。投资拉动的住房供给拉动满足,不断的上升。

    到了1989年初的时候,日本经济学家预测要出事了,住房供给远远在超过刚性需求,如果继续放的话泡沫就要刺破了,建议日本赶快紧缩,日本政府在1989年3月份紧缩。首先是怕股市泡沫刺破了,股市泡沫一刺破大量的上市公司就亏损,大量的上市公司就抛售房子,这样利润就来了,房子跑向了市场,紧接着外资要走了。

    这个时候不知道谁出了馊主意,日本实行房价税,什么是房价税呢?就是房子多的个人要交税了,这下导致房子多的个人也在抛房子了,导致三大力量向市场抛售房子。外资、上市公司和房子多的个人,这样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泡沫在1990年被刺破了,现在为止还没有走出来。

    去年我到日本去,有朋友带我看房子,在北京卖一套可以在东京买三套,现在都没有走出来。我们国家的泡沫被刺破比日本严重多了,中国人财富的63%表现为房产,所有的房子价格一跌等于所有的财富缩水了。这个压力很大,麻烦很大!我上一次在背景碰到一位老先生,告诉我说他的个人身家是500万,孩子都很孝顺,谁孝顺就给谁的。我听了一下就是房子是500万。这个可不是500万,我们让房子跌30%就只有300万了。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是刚性的泡沫,还不能破,人们的财富都压在这儿一旦刺破不堪设想。我们房地产泡沫的提法是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继续吹大,但是,现在也不能刺破,就是抑制。为什么呢?继续吹大现在很麻烦,现在吹大现在就很麻烦。现在是稳住别的产业发展,实现软着陆。

    怎么抑制呢?现在推出来的办法是两个一个是中短期对策,一个是长效机制。中短期对策是两条,一个是严格约束投资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因为这种需求拉动住房供给一定会超过刚性需求,刚性需求不限制可以放开,但是严格限制投资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就是现在的限购和限贷,一线城市每家买两套,这是刚性需求,再买就是投机性需求了,要严格限购限贷。

    十九大之后会不会松动?只能严格不能松动,害怕引发金融风险,所以,会继续持续限购限贷的政策。约束不是刚性需求,而是投资和投机的需求,很明显是极其严格,越来越严格!

    约束开发商的行为。意思是你别再继续盖房子了,每家盖五套泡沫就刺破了。所以李嘉诚先生说大陆这样盖房子的话,十年房子就不值钱了,房子没有居住功能就没有投资和投机的需求了,所以,要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不能这样盖房子了。

    严格控制融资通道。你可以盖,拿你的钱盖,不能拿银行和别人的钱盖。因为拿别人的钱盖没有风险,只有收益,拿自己的钱就有约束了,就不会乱盖了。所以,严格控制了发债和借债的通道,基本不可能,我估计等不到明年5月份,绝大多数中小房地产商就倒了,融资通道一旦被卡住了就不可能了。所以,约束开发行为的第一条是严格控制了所谓的融资通道。

    控制新房价格。新房价格每一次开盘价格都是政府决定,而政府没办法和开发商讨论让步了,这样就发现面粉的价格高于面包,你还盖吗。北京的地产商1平米卖7万才赚,政府批的只准卖5万。想卖给亲朋好友的话,亲朋好友没有住房指标,你还盖不盖子,大量的地产撤离北京,地王谁都没入市,谁入市谁赔,所以,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不能再继续盖下去,这样盖下去总有一天把泡沫盖出来。这是中短期对策。

    另外是推出长效机制。什么是长效机制呢?就是租售同权、调整一线城市的布局,北京推出了雄安新区,这是调整北京发展的空间布局,这种调整结果房价没办法再涨了,雄安新区的功能是承载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资源不断集聚的结果就是大城市病,雾霾、拥堵,越来越糟糕。2010年就讨论了怎么办,有人说迁都,迁都不好办,最后就是迁非首都功能。所以,今年大家看年初定下来建雄安新区,把非首都功能迁走。

    什么是非首都功能?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政治中心、国际中心、文化中心、科学中心。除了这四条之外别的都是非首都功能。比如说经济中心不是首都功能,这么多企业在北京干什么?这些企业被迁。我估计央企总部都会被迁走,因为这里不是经济中心,经济中心不是我的首都功能,大量的企业被迁。央企总部估计很多都会被迁。

    再比如说教育功能不是首都功能。教育功能不是首都功能,这么多大学在北京干什么?得迁。当然,北大和清华可能不会被迁,但是,扩大规模不行,就是办分校可以,就像北大在深圳办分校一样。我估计不少大学逐渐的要办分校,甚至是被迁走了。再比如说北京不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不是首都功能,这么多金融机构放在北京干什么?得迁,不能在这儿了。医疗不是首都功能,北京办这么好的医院,结果看病是85%的外地人,你把它办在北京干什么,得迁。北京名医院可以扩大规模,在外地办分院可以,但是北京不行。

    这么多功能和人走了,房价涨在哪去?房价一定会被控制住了,不会涨了。雄安新区规划建成世界最智慧、最生态、最漂亮的城市。那你想大家住在这儿干什么?最环保、最漂亮的城市去了,所以要迁走。这造就了中国下一步增长的重要中心,再造一个新北京、再造一个一线城市,对经济增长有大的作用。北京提出了雄安新区,别的城市怎么办?上海怎么办?上海这样下去的话一样大城市病的问题出来就一定把上海的功能剥离走才行。上海被定义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很多功能得搬走,谁来承接上海未来的其他功能?上海讨论得很热烈,提出来宁沪杭大湾区,这是空间布局的调整,调整了房价能涨多少?深圳和广州也是一线城市,怎么办?深圳的房价涨得也可以,华为说再涨没办法承受了,也得调整布局。粤港澳大弯湾区是现在提出来的,要搞好的话,绝对可以调整空间布局,所以下一步都得讨论了,这是属于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一期上马,所以,房价基本上是被稳住了。深圳的情况不太清楚,北京是有价无市,一降就是几百万。谁都知道不可能继续涨了,所以,从投资功能来说别买房子了,风险越来越高了,刚性需求没有问题,要住,非买不可,但是,投资需求来看是不行了,这个风险是越来越大。我估计十九大之后,抑制资产泡沫的政策绝不会松动。

    相关部门在武汉开会,对房地产的调控绝不因任何原因松动!现在在社会上调研,有人说不买房子投资什么?地方政府不让我盖房子了,地怎么卖?财政怎么办?我只会盖房子,不盖房子GDP怎么上来?一再告诉你,不受任何原因影响!不能买房子和在哪投资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所以,我估计这一次下定决心不敢让中国的房地产破灭引发金融风险,在房地产投资上要谨慎再谨慎,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一再放任的话,总有一天泡沫会产生。

    最近我在清华大学给研究生上课,有一个孩子是北京人,我说你好好学习,你不好好学习怎么涨本事,怎么生活,现在房价多高。他说我根本不用房子了,我爷爷两套已经是我的了,我爸三套也是我的了,我有五套房子了。我结婚找个女的也是五套,那不就是十套了。这个时候就麻烦了,泡沫就破了!所以,这方面要谨慎再谨慎了,这次不是市场的作用泡沫不敢次破的。

    防范金融风险第一件事是抑制风险,不是股市而是房市。

    二是稳住外汇。

    为什么稳住外汇呢?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外汇出现的问题,所以外汇方面的波动要谨慎。去年外汇开始出现问题,一个是人民币持续贬值,二是外汇量持续减少,有一个月降到3万亿以下。人民币持续贬值和外汇持续减少的话必然会引发金融风险,所以,去年初就提出来得稳住外汇。我们讨论怎么稳?这两个说只能稳一个,两个稳是不行的。国务院提出来两个都稳,一个是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一个是外汇市场不能持续减少,两个不能持续!所以,从去年10月份开始启动外汇的对策,到现在为止是推出了三条对策:

    一是放开的一定坚持继续放开,不能往回退,不能退到资本管制上来。凡是承诺的继续放开,比如说一张身份证一年可以买五万美金,承诺放开了就继续坚持。孩子到国外求学,要多少外汇换多少外汇,无论是学费还是生活费,我们承诺过了不会往后退。但是,没有放开的暂时停止。对于个人来讲,我们外汇上有三项的项目没有放。

    一是海外不动产投资一直没有放开,从来没有放过。原来讨论过要不要放,现在定下来是暂时不放了,正式宣布不放了。这样来就是基本定下来不放了。

    二是海外的证券投资,就是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炒股票没有放开,原来讨论过要不要放开,暂时定下来是不放了,要稳住外汇。

    三是海外的投资类保险没放,我们放给消费类保险。比如说美国的医疗类保险没有问题,消费类放了,投资类就不放了。

    实际上大家注意到,原来准备讨论放的这三项都暂时决定不放了,因为要稳住外汇。不仅不放,你们知道还逐渐在收紧,从今年8月21日起,在海外刷银行卡单笔超过一千人民币的,有关方面就要向有关机构报告,个人不用管,但是银行就要向有关方面报告。如果连续25天刷单笔超过一千块钱都要立案了,这个立案不是有问题,而是查一下是正常消费还是转移外汇偷逃资金,全面在收紧,要稳住外汇。所以,稳的第一个对策是已经放开的继续推动,我们不会收回,但是,没有放开的不会开放。

    第二个对策是海外并购,凡是技术类并购继续支持,要多少外汇给多少外汇。像海外收购这种新品制造企业,这种技术支持,但是,非技术类的要严格审查了。海外不动产投资、海外收购酒店、酒庄、影院等等,这类投资是非理性投资,意思是你理性一点。最近我到海外看了很多企业在卖房地产项目,为什么卖呢?外汇出不去了。有一家企业告诉我,原来答应是5亿的外汇额度没有用,就取消了。这个是给大陆人盖的,现在钱也出不来了,我就把项目卖了算了,因为已经很严格了,没办法做了。所以,非技术类的严格审查是你干不成了,因为要稳住外汇。

    第三个对策是海外投资,“一带一路”投资。“一带一路”投资,未来是用人民币投资,不再动用外汇储备,“一带一路”投资我们是主导方,我们有权选择货币的种类。所以未来“一带一路”投资主要是人民币投资,这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我们最近运作得不错,已经有69个国家和地区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来收藏了,像欧洲央行收购了3亿的人民币来储备了。我最近到斯里兰卡调研,既可以用人民币换当地货币,也可以用美金换。今年年底要干一件事,人民币和卢布直接兑换,不再把美元作为基础,以金价作为基础来让卢布和人民币的兑换,我们和俄罗斯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对美元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这个一旦成功的话,就大幅度减少外汇制度的消耗,稳住外汇有巨大的意义。

    大致上稳住外汇就是这三条,一个是外汇改革当中已经开继续坚持,二是技术类支持非技术类严格审查,三是“一带一路”的投资尽量使用人民币投资,减少外汇储备的消耗。这三条对策出来,外汇基本上稳住了。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我们去年做过最坏的打算是1:7.5,现在我们强调是上下波动,太高不利于出口。另外,外汇数量没有持续减少,外汇持续9个月上升,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在3万亿以上,连续9个月外汇出口量是增加的。

    我们怎么老买美元国债是什么意思?因为别的没有办法买,我们太大量,没办法。标志着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加。所以,两个不能持续实现了,人民币不能持续贬值,外汇不能持续减少稳住了,两个都稳住了。

    有学者说,根据理论只能稳一个,现在两个都稳住了。中国经济很怪,觉得经济出现问题但是没有出现问题。大致上基本的外汇稳住了,外汇稳住,金融风险在大幅度减少,但是,我估计外汇短时间内不会松动,因为只要金融风险还是主要风险的话,它可能暂时不会松动。

    第三,稳住债务。为什么稳住债务?因为很多国家的金融风险爆发是债务引起的。债务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所以,得稳住债务。

    怎么稳定?债务分三种:

    一是个人债务。个人债务原来分析不会太高,因为中国人比较保守,一般不会借钱消费的,是怎么攒钱的问题,而不是借钱消费的问题。不像美国人把自己的钱到死的时候消费得干干净净是完美人生,我们是给后代留得越多是完美的人生,所以,一般不是负债消费,所以,这个方面我认为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

    在十九大开会期间央行的同志就反复强调要注意个人债务的问题,这样一讲是有原因的,我专门查了资料发现很可怕,去年年底个人负债率已经是44%了,总量是74万亿,而且上涨得很快。2015年我们负债率(个人)是GDP的30%,现在是44%,上涨了百分之十几。2017年的数据没有出来,但是我觉得是上升的。这样继续上涨的话,个人的负债率也是值得我们注意了,虽然没有达到警戒线,但是,上升得太快了。

    二是企业债务。企业负债率明显偏高,但是,民营企业负债不高,主要是国营企业负债率高,已经远远超过的警戒线。所以,中央提出来去杠杆重中之重是国有企业。我估计这方面决策层坚定不移要把它降下来,有两个事件一个是联通混改,是把联通的负债率降下来了,怎么降的呢?以国家上市股改权降下来,国家让出绝对的控股权,联通是样本,去年混改加快进度。中铁总公司提出来把好的高铁线路拿出来转股,就是大幅度的降低负债率。所以,联通的混改是一个标志,未来的电力、电气,垄断行业的混改,不惜国家控股权也得把负债率降下来。

    另外一个是东北特钢,它是破产重组。解决对国有企业负债率不再搞刚性兑付,过去我们是刚性兑付,你买国有企业的债券最后都给国家兜底,东北特钢是破产重组的,国家不刚性对付了。所以,不要把钱随便借给国有企业,照样到时候不还了,因为不刚性兑付了,人家不兜底,要注意。最近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再搞刚性兑付,没有保本的理财,国有企业负债率非常高,要把钱借给有效的民营企业才行。联通的混改和东北的特钢告诉大家,我们2018年下定决心把国有负债率降下来,不惜所谓的控股权和破产重组。国有企业负债率一定会降下来,这个混改的过程对民营企业有很高的机会,可以参与。

    三是政府债务。政府债务现在来看,中央政府这里不高,因为我们每年搞赤字的时候坚持一个原则,当年的赤字不能超过当年GDP总量的3%,坚持了不会负债率太高。

    现在是地方政府负债率太高,主要是潜在的负债率太高,帐面上不高,但是,潜在的很高。好像不是政府债务,实际上是政府债务太高。你们知道过去我们搞了一个制度,每个地方搞融资平台,搞一个企业把高速公路地都装进去,来融资。这个融资实际上是政府债务,表现为企业债务。这个问题解决了,后来地方政府有了另外两种增加债务的风险,PPP项目,盲目扩大PPP项目,甚至是包装出PPP项目来。PPP项目是要政府回购的,表现为是企业负债,实际上也是政府负债,结果,PPP项目不断的盲目扩大,因为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增长。去年到今年搞PPP的项目负债是4万多亿。另外一条,就是搞产业引导基金,我们搞结构性调整,进行行业补贴,这个是产业引导基金,这个可以搞,必须拿财政的钱搞。地方没有钱,就在银行借债搞,表现为企业负债,实际上是政府负债。这个项目带来了1万多亿的潜在负债。所以,PPP项目和产业引导基金去年到今年是增加了6万亿的地方性债务。

    最近有一件事情是决策层解决的问题,就是包头地铁,包头地铁发展了3个月,最后被叫停,因为不符合规定,哪方面都不应该修地铁,这个是信号告诉大家。这种包装的PPP项目是大家要注意的,我估计这是个很大的信号,标志中国的基础性设施已经到顶了,2020年是一个坎,之后是慢慢回落的,中国不可能永远搞基础设施,钱要用在别的方向,比如说技术创新方面。我们没有技术,再大的体量没有发展怎么行。国家要投资,把基础设施的钱要逐渐的转到这方面了,一个国家永远不能搞基础设施。2020年是一个坎,之后的基础设施投入是下降的,资金的分配要转到的地方。包头事件告诉大家,明年PPP项目和产业引导项目会控制。所以,对于地方政府潜在债务的清查是明年重要的事情,因为担心引爆我们的金融风险。

    总体来讲,在债务上的提法是关注个人债务过快上升,一定解决好国企负债率太高,解决好地方债务潜在的上升,防止引爆金融风险。最近有两件很相反的现象更加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个是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了中国的信用等级,一个是世界银行调高了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个是两种不同的方向。评级机构下调我们的信用等级是我们的风险很高了,负债太高。

    中国不是联邦制,联邦制地方政府可以破产,但是我们都是中央政府兜底,这两个方面都标志了国家的危机。世界银行提高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从6.5提升到6.8,这恰恰是繁荣中的危机,更可怕。如果全是危机我们会警惕,我们现在是繁荣中的危机,要更加重视债务的问题。

    有人大讲阴谋论,我们确实是负债率太高了,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和潜在的负债率太高,明年3月份之后我估计会加大对这方面问题的处理,加大对债务的控制,因为害怕它引爆金融风险。这就是防范金融风险要做的所谓第三件事情,叫稳住债务。

    第四,治理金融秩序。因为金融秩序如果混乱的话也会引爆金融风险,所以,要治理金融秩序。怎么治理呢?大家注意把金融秩序分为两类,一类是改革引起的,改革引起了金融秩序的混乱,改革方向是对的,没有错,但是规则没有跟上,出现了秩序混乱。

    我们过去几年搞改革,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放开了各类投资公司、各类保险公司、各类基金,这个方向没有错,我们还要继续放开非银行金融机构。刚刚讲了继续改革的重要内容了,我们现在还是银行为主的国家,所以整个的负债率太高,只有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没有错的。继续放没有错,但是规则没有跟上。没有条件和议事规则。放开是对的,没有底线和运作规则,就出现了大量的问题。

    你们在座的知道,我们2014年放开各类投资公司的,谁都可以办。2015年的后半年我曾经做过一件事,就是调查了我们分开投资公司的实际效果怎么样。我跑了70多家的投资公司,既包括线上,也包括线下的,跑完之后我很害怕,我预感他们都要出事。为什么出事呢?他们的商业模式基本上不能维系,他们的投资承诺回报在20%-30%以上,现在投资什么有这么高的回报?怎么可能这么高的回报?这种模式不能维系,一旦维系不了就会出事,有这么高的回报只有贩毒的和骗子。

    去年“两会”之前哇哈哈的董事长来北京,我问,实体经济回报多少是正常?他说7-9%很不错了。刚刚说的高回报的商业模式是不太可能实现的。投资公司放开是对的,没有错,但是谁都能办,运行规则没有,结果大量的出事了。最后怎么办?就是把文收了,有人说是倒退了,这是没有办法。把所有人当坏人来制定法律,不能把所有人当好人。

    再就是放开了各类的基金,比如说产业重组基金,过桥基金都可以,基金是拿自己的钱,有人是没有钱把银行的钱拿过来当基金。我们今年一清理外围基金就股市大跌,基金现在很多问题。为什么呢?我们缺失相关的条例,没有跟上,出现了很多问题。

    还有放开所谓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继续放没有问题,但是,很多规则没有跟上。涉及什么样的保险项目也没有规定,比如说万能险,什么是万能险?合法类的没有规则最好。入市怎么入?也没有规则。

    改革方向没有错,但是规则没有跟进出现了问题,因此,在2018年要严格来规范这些程序了。大家注意,最近的征求意见关于资管资产的管理条例为明年的两会做准备,这个是动向。

    还有金融引起的乱像。比如说比特币,引起这些问题就是区块链技术,这是物理学概念,进入金融学之后就产生比特币这些东西。

    躯壳链技术到现在我没有搞懂。清华大学研究物理学的一个专家,我拜访了他,他讲了两个小时,我听了两个小时,最后还是没有听懂。不知道是他没讲懂还是我没听懂,到最后我也没有搞清楚。这些东西到底是方向还是有问题?最后关了100多家ICO公司,这次没有出现大问题,如果人民币打水漂就麻烦了。

    比特币,这个重要的问题是只有国家能发行货币,比特币是个人可以发货币。如果真打破这个规律,不是国家发行货币比特币是可以,如果只有国家能印钞票你这个就有问题。是不是改变了一些根本的东西?如果没有改变,只有国家铸币你就有问题。所以,这些新东西我估计是在不断的产生,要看一下,一看就出现了乱象,这种乱向要注意。

    大家注意,我们所讲的治理金融秩序是两种方面,一个是改革引起的,一个是新技术引起的。这个乱象怎么解决,要研究,不能出现问题,这是治理金融乱向。建议大家关注这方面相关的情况。这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四件事。

    第五,控制好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的双观点,提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是双支撑点。货币政策怎么控制已经定下来了,从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货币政策目前的趋势。我们国家已经宽松了二十年,1997年开始是宽松的货币政策,现在已经差不多20年,导致货币发行量太大,你们在座的知道2002年我们的货币供应量只有16万亿,现在到了165万亿,翻了差不多10倍。这么多货币生产出来,再继续宽松下去,总有一天自己会把自己搞出金融风险出来。全世界都有一个评价指标,这个国家货币印多了还是没有印多,一个重要的指标是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用这个办法来判断。

    为什么呢?货币供应量等于生产货币的总量,GDP等于生产财富的总量。生产货币不是目的,生产财富才是目的,用这个目的来判断货币发行多还是少了。我们现在百分之两百以上。我研究过美国的货币历史,美国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百,当要超过的时候就自动回落,而我们到了百分之两百,这个就是钱发多了,货币多了。货币如果继续这样多下去,总有一天会引爆金融风险。

    手里的货币怎么能够保值?保值从理论上只有两种办法,一个办法是赚钱的速度超过印钱的速度;二是该消费就消费,该投资就投资。投资上,我能不能买黄金?人类社会金本位可以买黄金,但是现在不是金本位。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黄金和美元脱钩,等于全世界的货币都和黄金脱钩,人们进入了信用本位时代,黄金已经不是货币,充其量是一种投资品,而且是风险最高的投资品。为什么?黄金是天生做货币的,一旦不做货币就没有什么太大使用价值。

    反映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和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过去货币增长速度是两位数以上,今年6月份开始降到一位数了。10月底,货币总量165万亿,增长速度是8.8%,新发货币的速度往下降,这是货币真转型了。

    一转型问题就出来了,过去一直宽松,现在是稳健,那就相对是紧了。今年二三月份就显示资金慌,因为没有钱了,资金紧张。到了五月份都喊资金紧张,五月份要求松动货币政策,声音很强大,要求松动。结果,六月份大家都等,因为有两个论坛,我们国家有两个反映后半年的货币走势的,一个是上海陆家嘴金融论坛,一个是北京的金融论坛,来了不紧不松的政策。7月开全国金融会议,这种会议五年开一次,一开管五年,提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一下信号释放了,得自己调整自己了,才出现大量卖资产,才提出轻资产的目标。为什么?这种高负债、高增长的模式只有宽松的货币才能实行,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条件下企业实现高增长、高负债可以,一旦转向稳健了不可行,所以才出现大量的企业抛售资产,因为知道没办法再做,国家坚定不移的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高负债高增长已经维系不了了,不再因为你有问题松动,因为害怕再松动下去就要出问题,所以大家注意货币政策。

    我估计明年将继续稳健,因此,资金紧张的情况还会延续的,资金慌还会存在的,因为这是一个适应过程,一下宽松一下紧就是紧。这个问题上大家是要千万注意的,我的判断绝不会转向松动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从这个思路考虑发展的思路才行。

    另外一个是宏观审慎政策。这个政策是第一次写进党的政治报告里面,好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宏观审慎是讲什么呢?是讲人类社会的金融风险经常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个是顺周期,当顺周期的时候人们都不顾及风险,认为未来很好,都会盲目扩张,盲目负债,结果留下了爆发金融风险的可能。顺周期的时候,恰恰是金融风险积累的时期,中国顺周期四十年了了,谁都不会考虑风险,都在不断的盲目扩张、盲目负债,所以,宏观审慎干什么?给所有的行业和企业进入控制的办法,就是资本金比例。银行最低不能到8%,你可以扩大信贷规模,但是,这一条得守住,这一条守住了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叫把你控制住了,别带来风险。

    最近我看到了一家农商银行法律诉讼的问题,钱收不回来超过资本金,这个银行一定是破产的。我发现农商很问题很大,都是盲目扩张,谁也没有风险意识,明年开始制定一些东西,约束你的秤砣一样,就是资本金比例决定的。银行可以无限度扩大规模,但是,资本金比例不能低于8%。这个政策干什么?在顺周期的时候,给所有人设计一个积累这个风险的控制办法,这是宏观审慎做的事情。

    另外一个金融风险容易爆发什么呢?是一个市场生病了会传给别人,传染病。比如说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了会传染给银行,传染给实业,这种容易引发风险。怎么办?明年做一件事,把各种市场割断,不让你产生生病了传给别人。像房地产市场,房子抵押和房地产抵押都有新规定。房子这么高的抵押一旦发病就把病传给别人了,明年就有界定,房子价格抵押未来有严格的界定的,不是双方商定一平米多少钱抵押,对不起,要从风险爆发的价格算起来抵押。担心房地产出现问题传染别人。

    再有资本市场出现了问题传给地产或者是别的,比如说股权质押现在很多上市公司股权都抵押给了别人,这个怎么行啊?一旦资本市场出现问题,股价市场大跌,把所有人拉进去股权质押问题是要注意的问题。这是宏观审慎做的事情。所以,预计明年会出不少新规,就是防止你出了问题把别人传染了,把你割断,这是宏观审慎要解决的问题。大家注意,这一次把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写入政治报告叫双支撑点,这是第一层,也是决策者对防范金融风险的高度认识,害怕它出现问题。控制好货币政策和审慎政策防止爆发金融风险。

    总体来讲,目前讨论到的就是这五条,我想中国从这五条认真对待的话,中国爆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太大,我只要清醒和认识了就好办,应该是可以控制住。金融风险最害怕的是忽视了它,所以就有灰犀牛事件和黑天鹅事件,所以,提前预防要好,叫预案。这五条是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的做法,来保证金融风险不爆发,所以十九大下了死命令是绝不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这五个方面要全力以赴的防御。

    1萬

    主題

    0

    好友

    9萬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5-1 06:59
  • 簽到天數: 4482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已拋錨 成長值: 133590

    推廣值
    0
    貢獻值
    17777
    金錢
    1095
    威望
    95358
    主題
    11212

    回文勇士 中學生 高中生 簽到勳章 簽到達人 大學生 文明人 教授 愛因斯坦 伴壇終老 文章勇士 附件高人 附件達人 文章達人

    沙發
    發表於 2017-12-11 09:14:48
    开完会就是不停滴拍马屁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0-3 04:36 , Processed in 0.02608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