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专心致志,老一辈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把接力棒好好接住”
“我们的量子频标研究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在三四十岁,新一代风华正茂,但老一辈的工作态度、精神风范,时刻影响着我们……”张首刚说,在国家授时中心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和人物,81岁的前陕西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的前身)台长漆贯荣就是其中之一……
“就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搬,也要搬出一座天文台。”漆贯荣向年轻人这样讲述授时台的建设过程。1966年,国家决定在陕西蒲城建设专用无线电短波授时台,也就是陕西天文台。一批科学家和大学生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奔赴大西北。漆贯荣是最早参与短波授时台建设的23名大学生之一。
“既搞科研,又当工人。初到蒲城,我们每人一副帆布手套,卸钢筋、拉水泥,不分昼夜地工作:没有吊车,我们就在地上铺上钢管,将几吨重的机器一点点往前挪;冒严寒、斗酷暑,吃的是冷馍,有时连个像样的菜都没有,只有醋和盐……当时,我身高1米78,体重只有120斤,有严重的低血糖。很多同事都有这毛病,遇到同事出差,我们常请他们带点白糖回来。”漆贯荣回忆。
虽然条件艰苦,年轻的科研人员还是很踊跃,“有个同学没被分配到这里,自己买火车票一路赶来,争取留在这里工作。”漆贯荣说。
1971年,国家标准时间专用短波授时台正式发播,我国具备了自主可控的、全国土覆盖的、连续可用的陆基无线电授时能力。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建设者从全国涌向陕西,为建设更高精度的无线电长波授时台扎下根来……
“一代代科研工作者选择扎根在这里,一干就是一辈子。爱国奉献,是我们的精神底色。”国家授时中心党委书记窦忠说。
34岁的副研究员曹明涛去年来到国家授时中心,现从事量子中继和量子存储研究工作。曾有几家单位想高薪聘请他,都被他婉拒……“我的研究领域相对前沿,在这里,我所学的本领更能为国家所用。”曹明涛说。
国家授时中心的老传统时时浸润着这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在家属区,碰到退休的老研究员们,曹明涛总要迎上去攀谈几句:“一位老前辈跟我讲,当时没有自动化的天文观测设备,他就用肉眼边观测边记录,整整持续5个小时,观测结束时腿都有点站不住了……”
曹明涛感慨,“默默无闻,专心致志,老一辈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把接力棒好好接住!”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top/) | Powered by Discuz! X2.5 |